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报道 > 详情

高价值专利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4 5:01:30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者按

  2022年,在追梦路上,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成为镌刻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关键词。本刊现推出特别策划,记录过去一年我国在载人航天、科技育种、能源变革等领域的高光时刻。

  2023,让我们继续乘风破浪,逐梦前行!

  科技育种 端牢“饭碗”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跟随航天员一起回家的,还有在太空旅行了120天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在这次太空旅程中,水稻在中国空间站内完成了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到开花结籽的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2021年9月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也提出要“围绕生物育种前沿技术和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优良植物新品种,提高授权品种质量”。

  近年来,在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下称南繁),每年冬春,数千名科研人员如候鸟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开展育种制种研究。截至目前,已有累计超60万人次科研工作者在南繁开展育种制种。据统计,我国已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七成以上都经过南繁培育。在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收藏着52万份作物种质资源。如今,这座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种质库,犹如中国农业的超级发动机,积蓄着科研育种的无限动力。

  在生物育种的研发方面,我国正逐步赶上世界先进国家,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质资源。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生物育种产业专利导航研究成果》报告显示,当前全球生物育种领域专利申请量呈上升态势,近十年来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我国生物育种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一,也成为分子标记育种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

  随着种业科技创新迅速发展,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完善,不断促进着科研成果转化,加快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农作物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95%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基本实现良种全覆盖。自主选育的品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过45%。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小小种子是粮食界的“芯片”,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已经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种子自给自足,随着更多的作物种子进入太空,太空育种也将极大地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刘 娜)

  载人航天筑梦苍穹

  2022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进一步取得了突破。这一年,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问天、梦天实验舱等顺利对接,中国空间站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任务全部圆满完成。

  自主创新作为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助燃剂”,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航天强国建设。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攻克并掌握了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在原创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航天核心元器件和原材料国产化率大幅提高,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提升;建成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的现代航天科技工业体系,航天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验证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新一代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为代表的航天重大工程取得历史性成就,不断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

  我国商业航天同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多。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相关专利申请量位列第二。作为我国首个具备商业性质的航天城,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通过实施一系列商业航天技术专利奖励政策,鼓励航天企事业单位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及管理,不断攻克技术难关,推动航天专利的运用转化。近年来,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与一批拥有多项航天技术专利的院所开展战略性合作,发布了一系列与商业航天专利奖励相关的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给予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转化奖励等,快速推动航天科技成果在航天城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中国航天正在以新的伟大奋斗开启新的征程。 (刘 娜)

  “极目”出征 科考珠峰

  “浮空艇升空高度突破9000米。”听着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下称空天院)的研发人员兴奋地欢呼起来。2022年5月15日凌晨,在海拔4300米的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附近的发放场地,空天院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III型浮空艇(下称极目一号)升空高度达到4762米,创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5月21日凌晨,浮空艇升空高度至海拔9050米,再次刷新纪录。

  长55米、高19米、总重量2.625吨、体积9060立方米……谈起极目一号的各项数据,空天院浮空器系统研究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何泽青如数家珍,他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极目一号浮空艇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下称第二次青藏科考)的关键设备之一,其目的是为青藏高原“水、生态和人类活动”研究提供关键科学数据。

  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环境变化对世界其他地区而言,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获取准确的数据,须将多种观测仪器从地面携带至海拔9000米的对流层上部,浮空艇可持久驻空和原位观测的平台能力有效支撑了第二次青藏科考的相关研究。

  浮空艇“翱翔天际”的关键在于艇体系统。面对着极端环境的考验,要求艇体材料具有良好的低温、高温、气密性能,同时还要抗老化、抗揉搓,在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艇上结构件需要具备足够刚强度。何泽青介绍,通过跨所联合研发,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提交了“一种链路切换系统及系留气球”“一种系留气球主节点调姿机构”“一种囊体材料用四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等专利,并在极目一号顺利应用,可对艇体进行有效保护与支撑,在阻挡外部雨雪风沙的同时,也可减少内部气体泄漏,极大地增加了浮空艇的使用寿命与复用次数。

  “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从设计、仿真、测试、系统集成、外场试验的全产业链流程,对测控系统、能源系统、锚泊设备等进行了深度的攻关研究,迭代升级。”何泽青表示,极目一号是团队多年研发积累技术的一次集中体现。如今,与极目一号相关的专利申请有30余件,覆盖艇体设计、结构、飞控、能源等多个领域。

  第二次青藏科考期间,极目一号搭载多种观测仪器,成功进行了10次升空大气科学观测,最高升空至9050米,超预期完成了观测任务。此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的联合攻关探测,充分展示了新一代青藏科考人不负使命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他们正在用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刷新着科考“新高度”。 (刘弘一)

  金沙“澎湃” 能源变革

  作为新中国发电装备制造业的“摇篮”,哈电集团哈尔滨电厂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哈电电机)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打造大国重器,从新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到全国50%的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76项“中国第一”“世界之最”从祖国北疆走向全国各地,一张张印有“哈电制造”的中国装备从中国东北辐射全球。

  2022年12月,由哈电电机研制的白鹤滩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高质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哈电研制的所有白鹤滩机组均实现了高质量投产发电,所有机组运行指标均远优于精品机组标准,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水电力量”。哈电电机研制的白鹤滩机组具有两大技术创新:发电机从原来的80万千瓦跃升到100万千瓦;水轮机采用长短叶片转轮,实现宽负荷高效稳定运行。当工作人员将6枚硬币竖立于正在高速运转的机组上,硬币竟纹丝不动,机组稳定性可见一斑。

  依托于以白鹤滩为代表的巨型混流式机组开发,哈电电机构建了巨型机组的研发体系,率先掌握了混流式机组全三维反问题设计、全空气冷却等先进技术,使机组综合性能领先于世界;依托抽水蓄能机组开发,创新研发了大扭转翼型长短叶片转轮,率先攻克水泵水轮机“S”特性和“驼峰”特性等世界性难题。

  实际上,科技创新正是哈电电机在水电装备技术领域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哈电电机组织制修订各类国际标准8项,特别是在水轮机行业、大型旋转电机行业,分别首次代表我国作为国际标准召集人,牵头制定了IEC 62882《混流式水轮机压力脉动换算技术规范》等,大大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大水电领域的影响力和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截至目前,该公司在国内外共提交专利申请1723件,其中水轮发电机专利申请292件,水轮机专利申请254件,汽轮发电机专利申请210件,这些专利筑牢了我国水电创新发展的底座。

  “未来,哈电电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履行好央企责任,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好‘顶梁柱’‘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更多精品大国重器,巩固在高端水电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在实现制造强国和‘双碳’目标的新征程中刻上深沉底色和鲜明注脚。”哈电电机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信心满满地说。(陈景秋  王学善)

  智能制造 专利突围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几年,专精特新企业成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生力军。成立于2017年的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下称追觅科技)自成立伊始,便致力于智能清洁领域的探索创新和开拓引领,尤其在关键核心技术--高速马达技术上,突破了被国外企业“卡脖子”的高速马达10万转/分钟大关。

  此后,追觅科技持续发力,将马达转速提升至12.5万转/分钟,再到15万转/分钟、16万转/分钟,如今已储备至20万转/分钟,不断刷新高速数字马达转速的新纪录。秉承着“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具备行业话语权”的理念,追觅科技已在扫地机器人、高速吹风机、洗地机及无线吸尘器等主要产品上形成了核心技术优势,并在高速数字马达、单目机器视觉、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技术领域获得了一批又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在专利的助推下,追觅科技自主研发出搭载12组高性能伺服电机和21TOPS澎湃算力的仿生四足机器狗EameOne,能够实现爬坡、上楼梯、跨越障碍等高难度动作,并精准判断多种地形,适应复杂环境。截至2022年11月底,追觅科技在全球累计提交申请专利达309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多达1141件,PCT申请228件,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640件。

  追觅科技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智能制造的缩影。从追觅科技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中国智能制造只要解决了“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在参与全球竞争、带动产业链发展上,就具备了无可比拟的优势。 (陈景秋)



  (编辑:侯岭)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100088) 电话:010-82803068 邮箱:cipwzfg@163.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