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报道 > 详情

国内食用油脂企业要提高专利含金量

发布时间:2012/10/24 11:00:39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目前食用油脂领域国内专利申请占绝对优势,但专利“含金量”相对较低。
    油脂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是人们最基本的三大营养素之一。据统计,2011年我国食用油脂市场年度总供应量为2865.1万吨,人均年消费食用油20.5公斤,已经达到世界人均20公斤的消费水平,油脂加工业也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安全、营养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世界各国食用油脂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高品质且安全的食用油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随着油脂工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生产,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而油脂技术是决定未来油脂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对于提高产品品质,还是提高油脂的加工效率,先进的油脂加工技术和设备都将成为现代油脂加工业的重中之重。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年度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食用油脂课题组围绕我国食用油脂产业发展,对该领域的专利申请及其涉及的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食用油脂行业专利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虽然目前食用油脂领域国内专利申请占据着绝对优势,但个人和高校的专利申请比例较大,专利实施率相对较低,创新成果的“含金量”也相对较低。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食用油消费需求已逐渐由重数量、重温饱型,向重质量、重健康型转变,安全、营养健康的食用油将是未来市场的消费方向,功能性食用油也必将引导行业发展新趋势。因此,国内食用油脂领域相关企业应着眼于前沿技术,加强研发的投入力度,着力提高发明专利申请的“含金量”,改善食用油脂的生产和加工工艺,以期在群雄逐鹿中突出重围、异军突起。
    专利申请增长迅速 申请总量占据优势
    截至2012年5月3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涉及食用油领域的专利申请共计5713件。其中,国内专利申请4584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80.2%;国外专利申请1129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19.8%。“从198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第一件涉及食用油领域的专利申请以来,国内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不仅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而且还占据着绝对优势。”食用油脂课题组组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食品工程处副处长邱红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报告》显示,在食用油脂领域国外来华专利申请中,日本以322件位居首位,占专利申请总量的6%;美国以256件次之,位居第二位;随后是荷兰、德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家。1994年至1999年,该领域专利申请量开始持续增长,其中国外来华专利申请增长速度较快,增长率明显高于国内申请。从2000年至今,该领域的专利申请一直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并且发明专利申请增长也颇为迅速,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增长速度则相对缓慢。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国内专利申请高速增长,国外来华专利申请却保持缓慢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最重要的产油原料为花生果、大豆、油菜籽和棉籽,其消费比重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邱红告诉记者,这点从专利申请量的变化上也可体现:1999年之前,在我国食用油脂领域专利申请中,与油菜籽、花生果、棉籽、大豆相关的专利申请占大多数。1999年之后,与玉米胚芽油、米糠油、棕榈油以及特种油脂相关的专利申请开始逐年上升,尤其是在2005年之后,与特种油脂相关的专利申请逐年递增,在我国食用油领域专利申请总量中占据主要位置,2010年特种油脂专利申请达到了50多件。
    多数申请为高校所有 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低
    据了解,国内最早涉及食用油脂领域的专利申请是在1985年4月1日提交的,申请人为江西工业大学,当时提交了2件涉及“以乌桕籽原材料制取类可可脂方法”的专利申请。同一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提出“用油脂自催化脂交换反应生产多维营养油的方法”,这是现今记载中首个对于“通过油脂改性方法生产功能性油脂”的记载。此后,在我国食用油脂领域专利申请发展的3个阶段中,虽然国内专利申请都占据了主要比重,但就申请人而言,国外来华申请人主要为日清奥利友、联合利华等公司,而国内申请人主要为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
    尤其是2000年之后,国内申请人相对更加集中,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高校。例如,江南大学提交了58件专利申请,华南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分别提交了39件和54件专利申请。而国外申请人主要为企业,如花王株式会社、日清奥利友株式会社等。
    另据《报告》显示,在国内4584件涉及食用油脂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申请有3585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999件;而在国外来华1129件涉及食用油脂领域的专利申请中,有1124件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只有5件。由此可见,虽然国内食用油脂领域专利申请量占据绝对优势,但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不仅如此,国内食用油脂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含金量”也相对较低。《报告》指出,国外专利申请的授权率高于国内专利申请的授权率,且其专利的稳定性也相对较高。
    加强产学研结合 加大前沿技术研发力度
    食用油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其技术的发展和技术需求往往相辅相成。可以说,有发展就有需求,有需求才有发展。邱红表示,企业在食用油领域集中研发的热情不高、专利申请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申请人对于食用油行业技术改变产品的共识不够;二是近年来食用油原材料受限,企业往往追求产量的提高和利益最大化,忽视了研发所带来的长远利益。
    事实上,目前全球食用油脂市场的当家油品是大豆油和棕榈油,而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当家产品也是大豆油和棕榈油,其次才是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等,此外还有上百种特种油脂。据业内人士介绍,这种格局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太大变化。不仅如此,随着科学的发展,未来食用油市场将在安全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油品的营养与健康。例如,将重视油品的脂肪酸组成、油品中生理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脂肪酸的合理比配、特种油料的开发利用等。
    那么,国内食用油脂企业应如何发挥各个油品的优势,根据不同油品的特点,研发出具有不同功能和特性的营养健康型食用油品?业内专家表示,国内食用油脂企业应该加强与高校之间的产学研结合,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分担双方风险的同时,缩短研发周期。同时,相关企业还应着眼于食用油领域的前沿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和力度,着力提高发明专利申请的“含金量”,改善食用油脂的生产和加工工艺,促进我国食用油脂工业的快速发展。(记者  薛飞)
 
 
                                                                                                                (编辑:刘珊)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