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报道 > 详情

政产学研代表聚同济大学共话“中国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发布时间:2018/6/21 10:42:06 来源:中国网上海

  “国际竞争背景下中国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16日在同济大学举行,来自政府部门、司法界、企业、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别围绕“促进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运用相关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保障”和“创新型企业海外发展的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与风险应对”三个主题,通过主题发言、点评与讨论等环节,展开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与会专家表示,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兴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面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的创新水平、提升中国企业参与制订国际规则和全球治理的能力,主动把握涉及知识产权的贸易冲突中的主动权,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论坛由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复旦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上海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共同主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顾问、上海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会长吕国强,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冯身洪分别致辞。

  吕国强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十周年,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作出了不少探索。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今后在知识产权的保护、运用、服务、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方面,要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大背景下进行考虑。上海还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中国、上海的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希望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能为中国参与国际治理提供知识产权高端人才。

  冯身洪在致辞中,首先感谢大家长期来对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科建设发展所给予的支持与帮助。他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举行这一研讨会,旨在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政府、学界、企业界、司法界等之间的交流,研讨热点问题,促进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共同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贡献智慧。

  在“促进企业创新与知识产权运用相关政策”专题板块,科技部办公厅调研一处处长常歆识在题为《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新挑战》的报告中指出,当前,随着我们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和环境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新时代对中国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攻关能力、独立前瞻研发科技的能力,以及我国主导制定新基础、新产业发展标准规则的能力提出了新挑战。现阶段中国企业和产业要创造更多的技术标准和产业规则,抢占主导权和话语权,并要有能力将自己创造的标准和规则推向世界,用我们的标准打破现有西方企业和产业主导的局面。目前我国企业已经成为集聚和配置创新社会资源的主体力量,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总量达到77.5%。要切实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韩秀成在题为《创造高价值专利,精心布局海外市场》的报告中说指出,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中国鼓励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创造“高价值专利”,这就要求所创造的专利不仅要具有高质量的技术创新,有高质量的法律授权,还要有高价值的市场价值,即“技术质量+法律质量+经济质量”。近年来,中国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持续增加,2017年为6.2年。但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PCT国际专利受理量与当年国内发明专利受理量之比为3.8%,与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南非这些国家也有相当差距。他认为,中国企业要从创新初期开始培育高价值专利,并要在国际市场进行精心布局,“中国企业走出去,知识产权要先行”,以此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骆大进在点评时表示,随着中国科技领域从原来以“跟跑”为主,逐步进入到“并跑”“领跑”阶段,一些发展战略、战术,需要适当做一些与时俱进的调整。要从原来“追求数量”,转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之前单兵突进式的点上的布局比较多,随着整体积累的增强,现在有能力、有条件做更多一些交叉、跨学科的布局,以催生一些重大原创性创新成果。他指出,发明专利的运用、管理和保护,应该成为创新生态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贸易战,归根结底是科技战。”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宋晓亭教授在点评时说表示,为应对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必须提升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产权来集结各方,构建一个科技创新的巨大利益共同体。

  此外,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鲁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集佳律师事务所、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也从理论视角或实务操作方面分享了各自精彩的观点。(黄艾娇  许婧)



(编辑:白逸群)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