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报道 > 详情

辽宁:专题数据库 护航促转型

发布时间:2012/7/20 12:00:00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200736,在欧洲中央银行的检测中心里,十多名全欧顶尖的金融机具专家看着柳长庆带来的JL305+型多国纸币清分机。短短几分钟,108张特别制作的不同国家的假币被一张张送进清分机里,但没有一张能逃过它的“法眼”。“不,这里可能有猫腻。”检测专家们当即将清分机拆分,对照相关专利展开“挑错”。经过2天的时间,先后比对了1400个已有专利中涉及的创新点,JL305+被宣布通过检测,柳长庆和他的辽宁聚龙金融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聚龙股份)成功地叩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

“研发未动,预警先行。”聚龙股份技术管理部部长程卫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纸币清分机涉及光、电、影像等几十项复杂的高端技术,日德企业围绕相关技术进行了缜密的专利布局。为此,从立项到研发再到生产,登录专利数据库查新成为他们连续1500多个研发日子里必做的事情之一。

近年来,围绕辽宁省确定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基地建设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在实施知识产权“兴业强企”工程中通过建立专题专利数据库等措施,培育辽宁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专利分析和预警也因此成为辽宁省许多企业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围绕特色  专利数据“重点抓”

在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胡权林看来,“兴业强企”工程有两个面,一面是“强企”,通过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而另一面则是“兴业”,如果说“强企”强的是个人的筋骨,“兴业”则兴的是全军的战斗力。建立专题专利数据库,无疑是“兴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专利分析和预警的功效,全面促进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这样才能推动知识产权‘以点带面’发展。”胡权林说。

聚龙股份的例子充分说明了一个产业如果能够合理运用专利分析和预警,就能够有效规避侵权、提升创新质量。但程卫也表示,由于金融机具涉及的技术领域广,如果每次查新都要在已有的七国两组织的近4000万件专利数据中展开,不啻为一个庞大且容易遗漏的工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推动专利分析更好地发挥实效?近年来胡权林率队反复考察调研,逐步摸索出了围绕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抓专题专利数据库建设的路子。譬如传统的机床制造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洗礼后,机床产业究竟还能有多少创新潜能可挖?作为老牌国企,沈阳机床厂也曾无可避免地一度没落。通过实地调研,胡权林发现,随着电脑数控及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国外的机床产业近年来又掀起了新一轮发展热潮,“如何让沈阳机床厂这样的老厂子焕发新机?我们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该做点什么?”这引发了胡权林的思考。

2005年起,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先后与中科院沈阳计算所、东软集团、知识产权出版社等单位合作,开展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专利战略研究,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数控机床专利数据库。

数据库中囊括了近年来国外企业广泛布局的弧焊接或电弧切割、激光束加工及其材料等专利的情况,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

有效运用  推广培训“手把手”

专题专利数据库的建设引起了相关产业的极大兴趣,胡权林接下来盘算的,就是怎么让更多企业能够有效运用这些数据库。“双管齐下。一方面我们自己运用数据库进行专题分析研究,对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另一方面我们大力开展培训宣传,‘手把手’地教会企业运用。”胡权林说。

2010年,数控机床专利数据库分析与运用专题讲座举行。此时,沈阳机床厂已更名为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技术管理总部知识产权室主任陆鹏翔便是这次讲座的参与者之一。“培训的内容非常实用,这个数据库现在已经可以开展多层次的专利信息检索了。”陆鹏翔熟练地操作着数据库,“不仅有普通检索功能,还开通了逻辑检索服务,一项技术的发展衍变过程、市场竞争和法律状态等方面的信息能够更快、更准地捕捉到。”

在沈阳机床集团,像陆鹏翔这样能够熟练运用专题专利数据库查新预警的人分布在集团下设的每一个车间、每一条流水线上,他们构成了集团创新的“智囊团”。这不仅是指在其研发领域善于创新的智慧,更是包含了其善于运用专利分析的智力。近年来,沈阳机床集团每年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达20余件,经不完全统计,专利的运用所产生的年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每年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超过20亿元。其中,龙门五轴加工中心等一批高档数控机床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累计拥有57件国内外专利权。

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前,通过有效的专利分析,沈阳机床集团对具有140年历史的德国希斯公司的机床专利进行了价值评估,同时通过对其专利法律状态和市场竞争情况的分析,发现其尚未在国内进行专利布局、同类产品也未曾进入国内市场。“集团意识到这是一次大好机会,迅速与对方谈妥了收购条件进行并购,最重要的是将对方的专利全部网罗过来,极大地提升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陆鹏翔说,专利分析和预警的功效这一次发挥得淋漓尽致。

同样,近年来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还先后开发建成了本溪中草药领域、锦州光伏产业、丹东仪器仪表产业、阜新液压产业和葫芦岛聚氨酯产业5个专题专利数据库和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每个特色产业集群和基地专题专利数据库收录国内专利10万余件、国外专利100万余件。

“建立专题专利数据库,根本的目的还是要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围绕辽宁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心工作,我们为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和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提供专利分析和预警,这样才能与中心工作相契合,‘兴业强企’工程才能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胡权林认为,从这个角度上看,知识产权工作是不折不扣的“一把手”工程。

本报记者 崔静思

(编辑:曹越)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