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报道 > 详情

[聚焦两会]企业如何解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5/3/9 9:33:34 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如何解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又怎样实现技术创新?对政府有什么期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全国两会全媒体直播室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明阳风电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传卫,全国人大代表、佳都集团董事局主席刘伟探讨以上问题。

  作为高新企业的“掌门人”,两位代表都表示,企业需更新观念,勇于转型升级,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在用人机制方面,他们建议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依全球的人才和资源布局产业。

  保护好知识产权防止创新失去原动力

  南方日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两位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什么建议?

  刘伟:第一,保护知识产权。创新成本是很高的,以佳都为例,我们每年都投入17%的收入用于研发。如果不能有效打击侵权、盗版,不能让违反知识产权行为付出高成本,那么创新就会失去原动力。第二,大力推动高新科技产业化。非常欣喜的是,目前,广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科技创新远期政府采购。基础科技创新项目由政府立项,出成果后政府采购,不仅满足了企业的发展,也可带动产业发展,希望相关细则尽快制定,确保政策的可操作性。第三,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创新就要接受新的事物,但有些企业抱着小富即安的心态,不愿改变。政府可加强引导,改变企业保守的观念,特别是要引导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产业的发展。

  张传卫:我也提出三点建议。一要构建国际化的人才体系,汇聚国际化的创新人才、产业人才,这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中之重;二要搭建平台,包括政府的公共平台、产学研的共用平台和以企业为主的研发创新平台,使应用型研究跟产业更密切地结合;三要创新商业模式,注重国际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创新。

  企业要认清形势敢于断臂转型

  南方日报:两位的公司在所在行业都处于领先地位,这离不开技术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该如何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刘伟:企业要居安思危,在经营形势比较好的时候,勇于断臂转型。2008年,佳都科技成长非常快,电子分销业务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尽管如此,我们大胆决策,大规模投入智能化研发,适应智能技术化的发展趋势。最终,我们在轨道交通、智能安防等方面的业务得到相当快的增长。

  张传卫:研发需要引进人才,我认为国内的企业需要更新思维,创新用人机制。以往,我们是建一栋大楼,把人才引进来,现在不能再这样做。企业应该全球布局,哪里有鸡就在哪里建窝,下的蛋为我所用。想占领全球技术的制高点,就要主动“走出去”,依人才、资源布局企业发展。

  另外,要把人才当作资本来看,引进人才后要让他参与创业,共谋行业发展。这一点很多人说得出,但做不到。假如能做到这一点,将对企业技术创新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刘伟:让国际顶尖人才为我所用,才有机会掌握核心技术。但有了人才以后还需注意找准产品的研发方向。个人的力量敌不过团队力量,团队力量敌不过系统力量,系统力量敌不过趋势。说的就是科技创新得顺势而为。

  要更加支持产学研成果产业化


  南方日报:两位刚才多次提到政府,作为企业家,期盼政府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张传卫:虽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要以企业为主体,但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配置创新需要的重要资源,以及制定创新发展的规则,都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政府把这些方面都做好了,万众创新就有了制度和环境保障。

  刘伟:这有两个具体的建议。第一,政府推进产学研工作的时候,要更注重以产业发展为目标。在选择扶持项目的时候,既要考虑资金与配套设施的投入,也要考虑人才的投入,综合评估。第二,应更加支持产学研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这个方向要明确,因为无论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最后的检验结果都是产业化,否则没意义。

  此外,广东还要打破地域的局限,吸引全国、全球的科研人才来粤,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梁文悦 赵杨 主持人:南方网记者 张洋)


(编辑:朱杉杉)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