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案例 > 详情

国网山东电力:全员创新 实现每天获三项授权专利

发布时间:2014/1/13 8:48:20 来源:中国科技网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专利奖大会上,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申报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犹如一匹“黑马”从上百万件有效专利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中国外观设计金奖。这不仅是国家电网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外观设计金奖,也是2013年中国电力行业唯一当选的金奖。

  2007年,在国家电网公司“创新型企业建设”旗帜的引领下,山东电力开始在专利工作上发力,但当年仅获8项授权专利印证了起步之艰;三年之后,“每天获得一项授权专利”的突破,已经让他们站到了专利工作新起点上;如今,看似难以企及的“每天获得三项授权专利”已经实现。

  专利应该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家企业的回答是:从一线实践中来,全员创新,全员专利,再回到一线实践中去,完成一项专利的价值循环。

  人人都是创新的主角

  当枣庄供电公司总经理李建鹏亲手将3.81万元嘉奖款发放到127项国家专利研发者手中时,仅有高中学历的一线员工李强无疑是感到最幸福的一个:他不仅以个人12项的成绩刷新了公司专利研发纪录,还获准设立“鲁班工作室”,26名大学毕业的员工成为其首批“弟子”。

  “一家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如何体现?”在山东电力总经理李同智眼中,“专利是独一无二的标志。对一个项目来说,专利的含金量无疑就是项目的技术含量。而对一家企业来说,则应将专利诞生的前因后果梳理清楚,将其中的共性提炼升华乃至制度化、指标化,最终实现全员创新。”

  “我们一直非常重视一线班组的建设,一线工人都有在本专业领域内拿第一的激情,通过专利制度激活他们的科研存量,并将成果加以‘孵化’,使一项项类似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一样的国家奖脱颖而出。”山东电力党委书记蒋斌感慨地说。

  在山东电力总工程师牛进苍眼中,枣庄供电公司的李强虽然不是山东电力各地市公司中最拔尖的,但却是极具典型意义的,因为正是一个个类似于手握专利法宝的李强们的出现,使得山东电力的科研创新走到了国内电力系统前列。

  技术革新向来是山东电力的亮点,如果说以往科技创新是科技人员的本职工作,那么在山东电力专利制度的保障下,从科研人员到一线员工,人人都是创新的主角,而可以量化的专利数量和质量则成为主角晋升的“敲门砖”。

  已是临沂供电公司兰山客户服务室副主任的刘学强,依然保持着下班后“猫”在办公室里边做实验边查询资料的习惯。4年来,他的新型避雷器等13项国家专利转化为实际应用后,“为国家节省了至少一个亿”!

  2009年,贡献突出的他被提拔为副主任。在周围人看来,他的晋升得益于他的专利,公司的创新环境和激励政策引领和推动他脱颖而出。

  山东电力从2008年开始设立的技术革新专项资金和山东电力技术革新奖,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专利意识和创新的积极性。

  专利授权数量实现“三级跳”

  “一支铅笔,原先是圆柱型的,放在桌子上易滚;而将之做成棱柱型,则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小发明、小创造不起眼,但实用,也是创新,也产生专利。” 山东电力科技信通部主任李红梅说,“眼下,在山东电力,类似的小发明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在李红梅眼中,只有这种小创新意识的积累,才会“汇流成河”,成长为大创新、大革新、大专利。于是,从2007年到2013年,六年间山东电力实现了年专利授权数量的“三级跳”:2007年,国网山东电力在央企子公司阵营中并不是“专利大户”,甚至只能算“后进者”——当年,他们专利授权只有8项;但到了2010年,年专利授权已达486项,山东电力“每天一项专利”声名鹊起;而到2013年,年专利授权多达1158项,“每天三项专利”已经成为山东电力的一张名片。同时,专利质量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到目前为止,已有15项专利申请海外专利、2项专利获得美国授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如果说斩获中国专利金奖是山东电力专利工作“水到渠成”的成果,那么一组数据则展现出该公司“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专利质变过程:

  2010年该公司首次获得了3个山东省专利三等奖;到了2011年,该公司就实现了向省专利二等奖的晋升;到了2012年,该公司不但拿下了山东省专利一等奖,还将中国专利优秀奖收入囊中;而到了2013年,该公司一举拿下了全国专利最高奖——中国专利金奖。

  与快速的专利突破相对应的是,2010年—2013年,山东电力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15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中国电力科技奖9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39项。

  获批的专利只有转化成实际生产力,才有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这也是山东电力坚持的核心专利观。

  截至2013年年底,该公司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比例达84%,科技进步对推动电网建设、保障电网安全、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使公司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年创出新高,售电量连续多年居国网系统第二位,整体实力位居山东企业百强首位。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线

  1978年底出生的王滨海,没有选择优越的英伦生活,放弃了北京、上海的丰厚待遇,而是到济南扎下了根。

  5年间,他从一名头顶海归博士帽的“书生”迅速转变为在实践中屡战屡胜的科研好手,国家项目、省劳模等荣誉拿下了一大堆,他看中的便是山东电力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与发展平台。

  培育人才和专利成长的土壤,需要有顶层设计,并将之落实到一线,这里面体现了执行力,这是“自上而下”的设计;而基层员工的灵感火花,通过申报,一旦被认准,便迅速上升为公司项目,资金和各种资源的倾斜确保灵感转化为项目、专利乃至落实为生产力,这是“自下而上”的推进。

  这就是山东电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条线。

  为把员工潜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山东电力为员工设计了三条成才之路:有管理才能的进入干部人才库重点培养;有技术专长的走专业人才之路,按科研成果和贡献决定收入待遇;普通操作工人走高级技工之路,一样可以按操作水平、敬业精神享受相应待遇。

  在“人人都是人才”的激励氛围下,山东电力内部,一例例鲜活的员工典型脱颖而出:“带电作业勇士”王进、“线路清障机器人”发明者高森团队、“工人专家”夏晓宾、“全国农电技能冠军”周方友……一线工人集体“发力”,创新热情高涨,技术成果“井喷”。

  创新驱动的时代,人才是根本要素,没有人才什么事都做不成。正因为山东电力的专利制度激发了人才的能动性,使得该公司在短短6年时间里,实现了专利年授权量从8项到1158项的飞跃,累计拥有量从61项到2820项的跃升。而值得一提的是“专利密集型”项目的不断涌现,为该公司专利的蜕变提供了一臂之力。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服务能力最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薛家岛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大型示范站建设,完成303项技术和管理创新,申请专利177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基本实现对专有技术的全方位保护。

  而电力机器人系列在山东电力已经经历了五代,其中诞生的专利又何止百项。

  由浅入深,由量变到质变,这是山东电力近六年专利飞跃的深层次特征。每天三项专利是如何诞生的?山东电力工会主席杜军总结:“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成果积淀、唤醒的专利意识、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四点成就了我们的完美蜕变。”

  眼下,山东电力越来越多的专利正奔走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在大江南北的电网中化作了支撑经济腾飞的力量。(通讯员  孙 华  王文辉  郭轶敏  记者  魏 东)

(编辑:秦韵)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100088) 电话:010-82803068 邮箱:cipwzfg@163.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