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案例 > 详情

西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推动中国航空航天发展

发布时间:2012/10/25 10:00:25 来源:中国科技网

   “中国航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领中国航空的未来发展?这是一个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未来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共性基础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无论是从战略规划上还是从战术实施上来说都极具划时代意义。”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玉海近日在未来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共性基础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上如是说。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增强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推进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协调发展机制,10月9日,西北工业大学牵头组建未来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共性基础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瞄准航空航天领域现有国家重大专项(型号)和未来10—20年国家急需发展的主流飞行器重大需求,开展“翼型/机翼设计空气动力学与流动控制”等8项核心关键问题的协同创新研究,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三大集团及其下属单位,以及北航、南航、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共同参与组建。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说,协同创新中心重在突破现有机制体制障碍,与国内航空航天骨干企业及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国际顶尖研究机构深度融合,同时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形成互补性联合,有效聚集人才、学科以及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搭建高效协同创新平台,实现高校“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建立国际一流学科、产出国际一流成果”目标。同时,探索并建立适应于国家创新体系、符合国际惯例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协同创新中心。

  据悉,该中心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由姜澄宇等19人组成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姜澄宇担任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袁建平、李玉海、吴光辉、雷凡培4人担任副理事长,聘任袁建平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宋笔锋为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并担任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陈一坚院士为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心将以西工大等6所高校为主导,联合3家国际创新主体,与三大集团公司一起形成30个左右的融入式校企双首席科学家研究团队,汇聚国内全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集聚8个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时吸引了陈士橹、陈一坚等11名院士、航空航天重大型号总师及数百名高校和行业的精英人才。中心将完善责权利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任务牵引、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实施贡献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以团队教学为特点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行“设备共享基金”激励下的无障碍资源配置管理;设立“千人计划”等高层次国际专家研究实验区、国际博士后特殊职位和300万元/年的国际研究基金;建设“注重多元融合、崇尚学术自由、推进集体创新”的文化体系。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西北工业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项目纽带、共建平台、国际合作与引智4类协同创新模式。学校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深度的国际合作经验、多种模式融合发展等协同创新优势。 (通讯员李小聪吴秀青)

(编辑:秦韵)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100088) 电话:010-82803068 邮箱:cipwzfg@163.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