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 详情

专利管理实务经验谈:省略判断分支是否修改超范围?

发布时间:2014/4/2 10:04:11 来源:

  在专利代理实践中,经常能遇到很多问题,“修改超范围”就是其中之一。尽管我国的专利法、专利审查指南对修改是否超范围均有明确规定,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有争议。在本文中,笔者拟针对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所作出的修改是否超范围。
  一件发明专利申请,它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登录网站的方法,独立权利要求1显示,首先要对用户语音进行解析以及身份验证,并根据身份验证的结果向网站发送登录请求,从而登录网站。
  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不难发现,该独立权利要求并未体现发明点,因此代理人在对权利要求1进行修改时,试图对如何根据用户身份验证结果向解析得到的网站发送访问请求进行具体限定。而在该专利申请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对应的从属权利中,对于何种情况发送何种请求是这样限定的:
  如果用户身份验证结果是所述用户是当前移动设备的合法用户,则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首次登录所述解析得到的网站;
  如果所述用户是首次登录所述网站,则向所述网站发送注册请求,完成所述用户在所述网站的注册过程;
  如果所述用户不是首次登录所述网站,则提取所述用户的用户名,向所述网站发送包含所述用户名的登录请求;
  如果用户身份验证结果是所述用户不是当前移动设备的合法用户,则向所述网站发送匿名登录请求。
  假设代理人在修改权利要求1时,没有将“如果用户身份验证结果是所述用户不是当前移动设备的合法用户,则向所述网站发送匿名登录请求”这一特征添加到权利要求1中,也就是说,代理人在修改权力要求时,省略了实施例中身份验证结果为否时执行何种动作的限定。相比与实施例中所记载的执行匿名登录这一特征,不做限定其实是对权利要求的范围进行了扩大,也可以看作是二次概括,那么,这样的概括是否超范围?
  笔者认为,权利要求修改时省略判断分支是否超范围,最重要的是分清判断的性质。如果判断是肯定性、否定性的判断,且肯定性的判断是本发明主题所对应需要执行的主要特征,那么即使省略否定性判断分支也是不超范围的。但如果判断是选择性的判断,判断所得到的不同分支分别是实现本发明主题的不同实现方案,那么对某一分支的省略就会涉及修改超范围的问题了。
  下面笔者将肯定性、否定性判断称为非对称的判断,将选择性的判断称为对称的判断,分析为何对于非对称的判断,省略否定性判断分支并不超范围。
  对于非对称的判断,由于该判断的重点在于明确何时执行本发明主题所对应的操作,因此其发明思路就在于,判断结果是肯定性结论时执行特定动作,在得到否定性结论时不执行特定动作。
  尽管说明书实施例中可能会列举一个或多个在判断出否定性结论时的执行动作,但由于这些执行动作并不是主题所对应的执行动作,因此笔者认为这些只是列举式的、可供选择的执行动作,从发明思路来看,这些执行动作并不意味着只能按照该动作来执行。
  从发明思路来看,对于非对称的判断,判断结果为肯定性结论时执行某一特定动作,在得到否定性结论时不执行该特定动作。因此笔者认为,省略否定性分支,其实仍在其发明思路所对应的范围内。可以这样理解实施例的记载,在实施例中,给出了肯定性和否定性结论所对应执行的动作,其中肯定性结论所执行的特定动作,是本发明主题所对应需要执行的特定动作,而否定性结论所对应执行的动作,只是不执行所述特定动作的一个具体举例。通过该具体举例的文字记载以及本发明的发明思路,能够唯一确定在判断出否定性结论时不去执行所述的特定动作。由此笔者认为,省略该判断的否定性分支,并不超出原始公开的范围。
  换个角度,对非对称性判断而言,判断的不同分支所执行的动作内容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判断分支中执行主要动作的一支其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内容,基于该独立存在的内容进行的修改并不超范围。
  回到上述所举案例,通过其保护的主题以及发明目的可知,该发明的重点在于,在用户的登录信息通过验证的情况下,来实现该用户的终端登录网站。需要注意的是,该专利申请说明书的背景技术中提及,本发明所涉及登录的网站是论坛等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的网站,也就是说,本发明名称中所述的“访问网站”这一保护主题,其实是特指通过验证后以合法身份登录网站。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用户身份验证是否通过的判断,其判断为“是”的分支对应的是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点,而判断为“否”的分支不是本发明保护主题所对应需要执行的内容,可见该判断是一个非对称的判断。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针对判断分支为“否”的执行内容进行省略,不会出现修改超范围的问题。
  结合该专利申请的保护主题和发明思路还可以得知:如果验证不通过,用户的终端就不能登录网站,在验证不通过的情况下具体执行什么,只不过是一具体下位的体现。因此,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尽管判断为“否”的分支记载的是“发送匿名登录请求”,但事实上是指“在验证不通过时不执行终端登录网站操作的内容”。对于该案中有关用户身份有效性验证这一判断,笔者认为其实质上公开的是: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实施例所述的特定动作,而判断结果为“否”时不执行所述特定动作。因此在该案中,省略判断为“否”的判断分支所执行的内容并不会导致修改超范围。(王宝筠)


(编辑:朱杉杉)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100088) 电话:010-82803068 邮箱:cipwzfg@163.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