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 详情

红色的南泥湾 品牌的“好江南”

发布时间:2021/4/16 10:51:27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3月30日,南泥湾春雨连绵。南泥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泥湾集团)的工作人员从机场接到来自北京的多位知识产权专家,驱车赶往南泥湾开发区与来自上海的品牌创意专家汇合,参加“南泥湾”红色品牌发展研讨会。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是陕北的好江南……”80年前,随着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的进驻开垦,芦苇草被刈去成了肥料,荒滩被规整成了良田。岁月无声,大地留痕,再哼一曲《南泥湾》,走进历史长河中泛起朵朵浪花的南泥湾,可以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近年来,依托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新时期的南泥湾建设者发挥南泥湾精神,将昔日的南泥湾打造成红色品牌的“好江南”。

  依托商标壮大特色产业

  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区位优势。

  “南泥湾集团是延安市委、市政府和南泥湾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开发建设南泥湾的主要平台,全面负责南泥湾开发区的投资开发建设及后期管理运营等工作,以‘南泥湾’系列品牌为依托,积极打造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现代农业、健康休闲、文化创意等特色优势产业。”南泥湾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斌向记者介绍。

  “时光荏苒,发展‘南泥湾’品牌的使命,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南泥湾集团董事长刘一民表示,近年来,南泥湾大力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和红色品牌发展战略,建立了清晰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路线,聚焦红色旅游、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等重点领域,以扩大开放合作为目标,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革命老区品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我们制定了‘整合联动、内外结合、创新赋能、延续统一’的品牌发展思路,依托南泥湾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核多纬’的品牌战略体系。”刘一民介绍,以桃宝峪村的品牌发展为例,“桃宝峪”“红色南泥湾”“南泥湾大生产 NNWDSC”等系列商标获准注册,为桃宝峪村后续的总体品牌开发和文旅产业规划奠定了权利基础。如今,南泥湾每年累计接待餐饮住宿2万多人次,服务游客30万多人,南泥湾景区的年均客流量近100万人次。

  位于南泥湾南部的九龙泉,是当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田核心区域的主要灌溉水源之一。如今,九龙泉周边千亩花海,是游客到南泥湾的“网红打卡”地。

  “我们布局了‘南泥湾九龙泉’系列商标,全面布局大米、南瓜、杂粮等核心产品,率先培育一批高端特色农产品品牌。”刘一民介绍,南泥湾还积极建设陕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湖羊养殖基地及农庄,建成了蔬菜及蘑菇大棚226座,种植高品质南泥湾水稻1500亩,全力打造南泥湾特色产业和优质农产品品牌。

  主动出招破解品牌难题

  记者了解到,南泥湾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目前拥有“南泥湾”“南泥湾大生产”“南泥湾九龙泉”“红色南泥湾”“红色新青年”“359创业基地”“桃宝峪”等注册商标50余件,还提交“南泥湾农垦培训”“南泥湾农垦”“陕北好江南”等70余件商标注册申请,构建起“‘南泥湾’品牌+”的商标品牌发展格局。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南泥湾”商标“遗落”在全国各地。“我们正在积极主动申请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委托法律机构启动法律程序,通过异议、无效宣告及其司法诉讼多种方式保护‘南泥湾’品牌。”南泥湾集团副总经理康淑娟介绍。

  “目前,‘南泥湾’品牌发展最迫切的任务,是以南泥湾的人文历史为依托,以红色文化为支撑,针对当地的产业发展进行全面的商标布局和主动的品牌维权举措。”参加“南泥湾”红色品牌发展研讨会的专家表示,想要解决当前南泥湾在商标品牌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梳理“南泥湾”系列商标权利归属,开展系统性的商标布局和品牌维权工作。

  “依托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发展南泥湾旅游产业品牌和民宿、培训教育等优势品牌,直接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是南泥湾发展红色品牌、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有益探索。”刘一民表示,南泥湾集团将发扬不怕苦、能吃苦的精神,努力以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牌定位,促进特色农产品实现高竞争力、高性价比以及高收益。

  昔日大生产,今日大发展。新时期的南泥湾建设者,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挥毫泼墨,一幅“南泥湾”品牌多元化发展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本报记者 杨林平 李铎)



(编辑:白逸群)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100088) 电话:010-82803068 邮箱:cipwzfg@163.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