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 详情

爱普生知识产权运营理念:塔尖专利 决定成败

发布时间:2012/12/19 13:43:16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企业的知识产权运营一定要与企业经营相匹配,在专利申请的过程中也要考量各方面的因素,比如企业现阶段重视的内容,竞争对手的状况,及企业要为知识产权投入的资金比例等。

爱普生业务执行常务董事、知识产权本部长上柳雅誉认为,企业专利的构成,应该呈现出金字塔的形状,真正的好专利是“金字塔尖”的30%左右的专利。知识产权部门应更好的发挥塔尖专利的作用,不断地增加最优专利的绝对数量。“单纯地追求专利数量的增加,而不重视专利质量,这样的增长是没有意义的。”

中国是爱普生非常重要的市场,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力量也在不断地加强。在上柳雅誉看来,爱普生在中国专利申请数量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同时在申请的质量上也要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的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适时的调整。

雄厚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爱普生“30%塔尖专利”理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和接受。“如果金字塔的底层体积扩大,那么塔尖的体积自然就会扩大,同时塔尖的高度也会提升,这与企业的专利运营是一样的道理。”上柳雅誉告诉本报记者。爱普生的专利战略被命名为“Portfolio战略”,其所在的知识产权本部会指导研发部门在核心专利的基础上展开外延技术研究,形成“专利池”。

在爱普生内部,一项发明设想如果想要最终变为专利申请,要经过一个异常严格、缜密的流程。在研发立项阶段,知识产权本部通常都会与研发部门协同合作,对相关专利信息进行细致周密的分析,标定出可构筑强有力专利防护网的新商业领域,继而展开核心专利研究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允许研发人员自主创新,围绕创新成果提交专利申请,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做法。但是这种方式只适用于产品周期和节奏相对比较缓慢的状态。”上柳雅誉解释到,“在产品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等研发人员拿出研究成果的时候可能已经过了知识产权布局的最佳时机。在爱普生,研发部门会在知识产权部门给出的方向性、前瞻性指导下进行技术攻关。”

与创新结构并行的是爱普生的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截至目前,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爱普生和企业研发人员之间没有产生过任何的专利权属纠纷,这在跨国企业中是较为少见的。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这种和谐源于爱普生严格执行合理的奖酬制度。爱普生的奖励政策按“五步曲”进行:提交技术方案即有奖励;如果技术通过审核提交专利申请,发明人将受到二次奖励;专利申请获权,会得到第三次奖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了该专利所涉及的技术,将得到第四次奖励;而当专利成功许可给他人使用时,发明人还将视许可费用额度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如此,在雄厚的基础性专利的铺垫下,才有了“塔尖专利”的产生。

有效运用实现良性循环

当手握“塔尖专利”时,如何让他们的作用最大化,这是决定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在多年来的实践过程中,爱普生尝试过多种不同的战略组合,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形势和企业业务状况进行了多次调整。

在上世纪60年代研发石英振子手表时,爱普生针对石英手表中的机械、磁石、液晶显示等多项技术进行了艰苦攻关,拥有了大量核心技术的专利。对于石英振子手表的专利运用问题,爱普生内部曾有过一次广泛的争论。有人主张爱普生应以独占使用为主,逐步实现对全球手表行业的统治;有人则主张以许可为主,扩大市场范围。

此时的爱普生高层敏锐地注意到了全球打印市场的悄然兴起,若从长远来看,两者相比较,手表行业的利润率和技术依存度相对较低,经过缜密的考量,爱普生将石英手表的相关专利许可给了瑞士的企业使用,并获得了丰厚的专利许可费。随着石英手表的普及,爱普生的专利许可费用进一步增加。上世纪70年代时,能向外国企业收取专利许可费的日本企业为数不多,而爱普生就是其中之一。爱普生将销售石英手表所获利润以及通过专利许可获得的费用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中,并由此研发出爱普生的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形成了知识产权的良性循环。

在上柳雅誉为记者展示的一张图表中可以看到,1970年手表生产销售的总营业额占到了爱普生全部营业额的90%,而2000年手表产品的份额仅为5%。不过值得关注的是,30年间爱普生的手表业务范围并未缩小,这种变化源于爱普生的其他电子仪器制造业务的迅速发展壮大。

而今,当爱普生在打印领域已拥有了绝对的专利优势后,其对于塔尖专利的许可和转让则变得慎重起来。“目前,爱普生对于塔尖专利的运用有3条途径。首先是对自有核心技术的独占实施,保持爱普生在该领域的优先地位,获得先行开发者应受的保护权益;其次是交叉授权,选择和爱普生拥有同等研发实力、知识产权储备的企业进行交叉授权、协同发展;第三是确保许可权收入,把爱普生不使用或决定不使用的专利权进行许可使用或转让。”上柳雅誉做出了上述总结。(记者 吴辉 崔静思)

 

(编辑:朱杉杉)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100088) 电话:010-82803068 邮箱:cipwzfg@163.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