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 详情

华厦眼科:让创新点亮光明世界

发布时间:2018/8/29 1:43:58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456457537657.jpg

 

培训班学员在进行练习


  2018年8月25日,对来自南平华厦眼科医院的游兴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

  8月25日,由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与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下称华厦眼科)联合举办的中国眼科医师明日之星计划第一期眼底眼内注药规范化培训班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来自福建、江西、四川、湖北、河南、山东等地的近60名医师参加了眼科显微手术技能培训。游兴权非常高兴能成为受训医师的一员,他所在的医院目前只有一个综合眼科,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眼底眼内注药规范化培训,也是他第一次用假体进行眼底手术的实际操作,这意味着:他将有望更快走向眼科手术台,为眼疾患者排除病痛。

  “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不断从技术跟随向技术创新进步,基层眼科医生的培训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眼科疾病患者能够从我国眼科医疗创新中受益。” 华厦眼科集团董事长苏庆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从“望尘莫及”到“赢得尊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眼科与国际眼科的医疗和科研水平都有相当的差距,可以说我们是经历了从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到科研成果指标激励,再到赢得世界认可这样漫长而又艰难的阶段。” 苏庆灿告诉记者,一边是“广无边际”的患者疾苦,一边是“望尘莫及”的技术局限,“创新”二字在很多中国眼科医生心中往往具有更特别的意义,华厦眼科对此也有切身体会。

  据华厦眼科副总裁张昊志介绍,华厦眼科经过多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激励创新,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提交了“带囊袋的人工虹膜”“慢性青光眼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应用”“眼内人工气囊及其使用方法”等14件中国专利申请,已有“一种角膜组织的保存方法”“一种虹膜镊”“一种眼球定位刻度环”等多件专利申请获得授权。

  “华厦眼科专设科教管理中心,在集团层面统筹管理临床技术孵化、学术科研和知识产权工作”。 张昊志告诉记者,为激励创新,华厦眼科通过软件、硬件双提升的方式,建设创新型专家队伍,并培养和带动了一大批中青年医疗骨干,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与此同时,公司还投入5000万元设立“华厦转化医学青年基金”,鼓励联合攻关,推动理论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临床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从“突破黑暗”到“播洒光明”


46365756765.jpg


  刚进行完术后检查的赵桃芳老人


  8月25日上午,今年88岁的老人赵桃芳在华厦眼科住院部接受了白内障术后检查,医生告诉他恢复很好,老人非常高兴,神采奕奕,不用女儿搀扶。

  “中国像赵桃芳老人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很多,如何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眼科医疗技术创新的成果,让更多生活在黑暗中的患者重见光明,这是华厦眼科乃至全国有眼科治疗能力的医院都在思考的课题”,苏庆灿告诉记者,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手术是其复明的唯一手段,当前,我国基层眼科力量薄弱,白内障手术质量和手术数量都难以满足患者需求。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眼科医师约1.8万名,平均每6万人约有1名眼科医师,看似与世界卫生组织“发展中国家每5万人应有一名眼科医生” 的要求差距不大,但由于我国地区眼科医疗水平的极不均衡,造成了眼科医生的较大缺口,而目前我国眼科医师培养模式尚不完善,资源投入不足,要想实现眼科医师临床能力的快速完善和提升,就需要有更多教育培训机会。

  2017年9月,华厦眼科正式启动“中国眼科医师明日之星计划”。计划为全国眼科医师提供分层次、分类别的临床实用型技能培训,通过高效优化资源配置以及覆盖全学科培训管理能力,以培养更多能满足手术要求的合格眼科医生。计划推出后,报名人数已超过800名,其中,来自公立医院学员人数占比92%,来自民营医院学员人数占比8%。计划已筛选出符合培训要求的近400名医师逐步进入培训体系,已累计完成眼科医师培养52名,这些完成培训的医师已完成了2万余台眼科手术。

  张昊志告诉记者,在授人以渔的同时,华厦眼科也在身体力行授人以鱼,多年来,华厦眼科每月定期举办义诊活动,已累计为患者减免金额达2亿多元,华厦眼科还受中国驻外使馆邀请,先后8次前往缅甸、尼泊尔、柬埔寨、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慈善光明行,为国际光明事业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张海志)



  (编辑:侯岭)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100088) 电话:010-82803068 邮箱:cipwzfg@163.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