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 详情

【示企风采】中车株洲:创新为矛 专利作盾

发布时间:2018/1/26 1:10:07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是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看来,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就如同高铁的轮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


  在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中车株洲所的发明专利“一种三电平双模式空间矢量过调制方法及其系统”(专利号:ZL201210116432.X)获得了中国专利金奖。该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公司在传动控制领域的技术垄断,而且已批量应用于我国轨道交通领域,实现了中国高铁牵引传动控制技术在世界的创新引领。


  自主创新 占据前沿


  “牵引传动系统是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之源,如同列车的心脏。里面的核心器件--IGBT如同心脏瓣膜,通过开关动作实现电能的变换与传输,而‘三电平双模式空间矢量过调制技术’就是整体控制IGBT开关动作的控制方法。”项目发明人之一的甘韦韦表示,此次获奖的专利率先实现了全速度范围内脉宽调制电压精确输出,可以保障列车安全、高速平稳运行。


  “让我国高铁达到世界最高速度、最大密度运营要求的牵引系统高性能脉宽调制及其控制技术,一直是研究的无人区。”2012年,中车株洲自主研发的大功率冶金轧机高端传动装备三电平IGCT 7MVA项目遭遇高速区电流不稳难题,技术团队结合实验验证和理论仿真研究,提出了三电平双模式过调制方法,有效实现了电压精准输出。在该项目启发下,技术团队开始尝试将三电平双模式空间矢量过调制技术应用到高速动车组上。


  为掌握列车复杂、多变的运行工况数据,技术团队奔赴全国数十个路局、动车段调研列车实际运行工况。经过文献查阅和反复的试验论证,冯江华的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三电平双模式过调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并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


  据介绍,该专利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时速350公里等级高速动车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中低速磁浮等轨道交通领域,并助力中国标准动车组创造了相对速度为每小时840公里的列车交会世界最高速,有力提升了中国轨道交通核心竞争力。


  系统管理 注重保护


  “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发展是公司始终贯穿的理念。”据中车株洲所知识产权研究部部长李军介绍,公司积极鼓励科研人员面向行业前沿进行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将专利作为开拓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专利运营试点企业”,中车株洲所设置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成立了知识产权委员会,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技术创新-专利保护-合理布局-专利导航-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创新发展模式。


  据了解,“一种三电平双模式空间矢量过调制方法及其系统”专利在技术研发之初,研发人员就对其进行了查新检索分析,确保其无侵权风险。而在技术方案基本成型时,中车株洲所就对相关技术提交了专利申请并且高度重视专利申请的质量。经过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围绕该核心专利,中车株洲所已提交中国专利申请17件、3件PCT国际专利申请以及3件软件著作权登记,形成了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网。


  “通过实施科研项目全流程管理,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到研发活动全流程中去,使得技术创新和专利有了更紧密的衔接,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李军介绍,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涉及科研项目的立项、结题评估、实施或成果转化管理等阶段,根据时间节点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更系统的规划和布局,可以建立起专利集群,全方位地为创新技术保驾护航。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伞,更是企业创新的加速器。”对此,李军打了一个比喻,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企业抢占市场的矛,那么做好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构建技术创新成果的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网就是企业手里的盾,攻守兼备,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占据产业链最高端。(实习记者 邹碧颖 通讯员 郭丹)

 


(编辑:汪诚)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100088) 电话:010-82803068 邮箱:cipwzfg@163.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