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 详情

中国企业强强联手 “智造”美国新海湾大桥

发布时间:2012/5/29 12:0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新海湾大桥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座全球投资最多、技术含量最高、预计使用寿命最长的桥梁将要贴上中国上海“智造”的标签:大桥钢结构由上海振华重工提供,主缆由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这两家来自中国上海的企业,共同包揽了大桥95%的工程,中国“高端制造”在美国西海岸谱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与国际竞争 以实力取胜

 

  2006年,新海湾大桥钢结构和缆索工程分别全球招标,来自日本、韩国、西欧、中国的多家实力企业都加入了这场 “招标大战”。最终,20065月,振华重工承担了4.5万吨的钢结构制造,包括桥面和独塔;20074月,浦江缆索承担了大桥的全部缆索的制造,共计4800吨。

 

  为何订单花落两家中国企业?对此,美国人的理由几乎一致:质量过硬,且拥有核心技术。

 

  事实上,振华重工和浦江缆索在世界相关领域早已声名远播。据《人民日报》报道,仅仅只有20年历史的振华重工,其港口机械已连续14年占据全球市场第一和70%以上份额,世界上几乎有港口的地方就有振华港机在运转。集团持续的国际化战略,使振华成了包括海工在内的大型钢结构制造商,并拥有世界上同类企业少有的运输船队,以及一大批国际化人才。振华重工常务副总裁戴文凯谈到,“美方看重的就是我们公司的整体实力”。

 

  浦江缆索在世界桥梁的缆索领域也屡建功绩。上世纪90年代,上海造南浦大桥时,浦江缆索公司应运而生。迄今为止,全国大部分跨海跨江的大桥缆索都由浦江承建。近年来,又先后承包了印度孟买班德拉沃利跨海大桥、韩国马昌大桥、美国跨红河管线桥等几十座大桥的缆索工程。浦江公司已跻身全球缆索公司的前五强。更为重要的是,上海浦江缆索公司的产品具有独一无二的技术含金量,具备让美方满意的创新抗震技术,主缆索股的结构属于国际首创。

 

  标准高 更有过硬技术

 

  新海湾大桥总投资72亿美元,抗8级强震,大桥双向12车道,预计2013年通车。建成后,新海湾大桥将创造多个世界第一:大桥主跨565,为全球最大跨度的单塔自锚式悬索桥;钢塔高度160,重1.3万吨,高度和自重为世界抗震钢塔第一;桥面钢箱梁总长605,总宽70,高为5.5,为世界同类桥梁中第一大钢箱梁;地震后可立即通行,为世界桥梁之首;每天车流量为30万辆,为世界桥梁之最。难怪,它会被桥梁专家称为当今世界同类桥梁中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造价最昂贵的钢桥项目。

 

  新海湾大桥钢缆由137根索股组成,每股内有127根钢丝。在保证索股长精度的误差小于1/15000的条件下,在转弯处钢丝的内外圈长度还要有180毫米的差异。据人民日报报道,总承包方还要求将该段索股制作成四边形。经成圈、运输、展开、放索多个环节保持不变,其挑战性可想而知。但是,浦江缆索用精湛的技艺达到了这一要求。这种预弯、预成型的索股,在世界业内属于首次应用。

 

  美方驻厂监理工程师说:“浦江缆索的索股全部是优质的”。2009年底起,钢缆分批运往美国,20111221正式架设第一根索,今年4月已完成了在新海湾大桥工地的安装施工。

 

  振华重工的制造过程更具挑战。根据总承包方ABF要求,大桥钢结构制造要求超过美国标准,按世界桥梁最高标准执行。仅以焊接为例,大桥钢塔由4根五边形钢柱组成,钢板最大厚度为100毫米,长50,焊成五边形后重量达1300吨,焊接前要预热,焊接后要保温,如何防止厚板焊接变形,如何对重达1300吨的钢塔节段进行大体积焊前预热和焊后保温,防止焊接裂纹,这都是世界造桥界上的顶级难度。但是,振华攻克了。

 

  20109月,高160的钢塔拼装完成,全塔57万多个螺旋和螺孔完美对接,全塔拼装精度远远超过合同约定的1/1000,达到1/2500,让所有参与的美国人折服。

 

  在新海湾大桥建造中,美方的要求近乎苛刻,甚至超出合同范围,提出新标准。对此,振华重工提出:“只要你提得出,我就干得出”,他们并没有像一般公司那样“按合同办事”,而是超标准完成建设,最终获得美方数千万美元的奖励。

 

  浦江缆索同样没有被高标准吓退,产品制造和施工期间没有出过一张停工单,美国项目经理表示:“你们是家令人放心的企业,我根本不需要去现场监督。”就这样,五年磨一剑,央企民企不分规模大小、实力强弱,以同样的坚持和信念,把值得信赖的中国企业形象留在世界舞台。

 

  强强联合 助飞新起点

 

  美国海湾大桥项目中国企业已全部完工,振华、浦江两公司的领导者有了许多感悟。通过新海湾项目,也开创国企、民企强强联合,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振华重工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陆建忠表示,通过美国海湾大桥的建设,不仅创造了有别于港机的产品制造管理模式,而且创造了有别于其它桥梁企业项目管理的项目制管理模式。

 

  在这一项目中,振华创立了“工位管理”模式。根据这一模式,对项目工艺、质检、现场管理、现场施工人员等进行量化考核,做好场地设备的合理调配,每天收集整理统计数据,做到量化管理,精细到每天、每时甚至每一步骤的天气情况都要记录,并随时将天气对生产的负面影响通报给美国ABF和加州的用户方。

 

  浦江公司所属奥盛集团总裁汤亮表示,企业必须持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投入是不能立竿见影的,坚持数年才会获益匪浅。

 

  上海浦江缆索公司现在已拥有111项技术专利,是美国后张预应力学会的唯一一家来自中国大陆的会员。这每一项专利与奖项的背后,都凝聚了大量科研人员的心血和巨大的资金投入。

 

  建设新海湾大桥之后,振华重工在大型钢结构领域名声大振,中标英吉利海峡风电钢构、参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国内外众多 “焦点工程”成为振华重工再次起飞的新跑道。

 

  浦江缆索方面,除了在新海湾大桥项目上获得利润外,更使得意大利、土耳其、苏格兰等地的桥梁业主慕名而来。

  通过新海湾大桥项目,振华重工和浦江缆索已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中国企业将抱团走出国门,开创国企、民企强强联合,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6号(100088) 电话:010-82803068 邮箱:cipwzfg@163.com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500107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