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周视点 > 详情

专利密集型产业缘何“富可敌国”

发布时间:2020/3/23 10:22:16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解密“107090亿元”——

  有这样一种产业,它在2018年里创造的产业增加值超过我国任意一个省份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远超全世界迄今为止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比A股所有银行市值总和还要高,甚至把澳大利亚、西班牙等一众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远远甩在后面。这就是专利密集型产业。107090亿元,占2018年当年GDP比重超一成,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日前首次对外正式发布就惊艳世人。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专利密集型产业解“密”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被视为衡量知识产权对于一国经济支撑作用的重要指标。根据《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类(2019)》,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指发明专利密集度、规模达到规定的标准,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符合创新发展导向的产业集合。为该分类制定提供专家咨询意见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宋河发介绍,专利密集型产业按照经济活动性质分为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业,新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医药医疗产业,环保产业,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业等7大类、31中类、188小类,“与其他产业相比,这些产业的研发强度更高,科技含量更大,产出的专利更多,专利对产业的保护更充分,基于技术、专利的产品具有更大的市场优势,从而产生的产业增加值自然就大。”

  宋河发指出,专利密集型产业最大的优势是专利与劳动力投入之比高于平均水平,即以更少的劳动要素可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因此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更强。这一点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统计分析中也得到了印证。2016年10月,欧洲专利局和欧盟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及其在欧盟的经济表现》报告,分析2011年到2013年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欧盟28个国家的就业、GDP、贸易和薪资的贡献。该报告显示,140个专利密集型产业对欧盟贡献了超过15.2%的GDP和10.3%的就业人数。该报告特别强调,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明显高于就业人数所占比例,这反映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能产生更高的产业附加值。

  事实上,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知识产权工作突出的地区有着强相关性,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茁壮发展的省份往往在经济水平上名列前茅。江苏省是我国最早建立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统计分析制度的地区。该省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商标和国民经济行业中的经济数据等进行量化分析,引领和提升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该省最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江苏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24304.21亿元,占当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个专利商标密集型产业平均新产品销售收入为314.89亿元,是157个非专利商标密集型产业平均新产品销售收入的3.85倍,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

  与此同时,专利密集型产业也是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现风采的有力抓手。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9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在沿线国家专利授权量排名高居首位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正是专利密集型产业,排名前十的产业中有8个产业属于专利密集型产业,涉及这些产业的专利布局有力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的提质增量,推动相关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显著促进产业创新;2019年上半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人排名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欧珀(OPPO)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两家信息通信技术制造和服务企业分列前两位,排名前五的其他申请人也都属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聚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内生的创新驱动能力突出。发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宋河发表示。

  “隐形支柱”如何越站越稳

  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通常被人归类于无形资产。由这些无形资产积聚成的经济支柱,该如何管理,方能更好地发挥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驱动效应、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是支撑和保障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直接贡献GDP的重要力量。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是重要的突破口。我国的知识产权统计指标也要明确目标,引导产业集聚更多高水平、高质量专利,推动更多产业转变为专利密集型产业,基于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知识产权经济。”宋河发指出,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大国加速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要推动知识产权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必须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率运用、高水平保护、高水平管理的基础上,制定更符合我国发展情况的“风向标”,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最早公开发布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分析评估的国家,美国在其两版《知识产权和美国经济》报告中就曾调整过统计方式以更好引导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2012年出版的该报告以产业内人均知识产权拥有量来界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人均知识产权拥有量超过平均值则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缺乏对知识产权产生的收益的考量;2016年的该报告则首次确定产业内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所有收益,进而计算知识产权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而确定知识产权收入占比超过平均值的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这一调整加大了对知识产权创造的收益的考量,使报告的分析评估更加符合经济发展需要,为美国制定、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政策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参考。

  “要让专利等知识产权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就不能仅仅关注其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的金融价值,更需要引导推动专利的有效实施,让知识产权更好地转变为产品和产业增加值,这是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根本目的。”宋河发建议,分析研判专利密集型产业,应当更加关注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更科学的统计数据发布机制引导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一是要以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知识产权为目标,在数量集聚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标准必要专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体现知识产权质量的指标,同时要注重加强知识产权国外布局;二是要以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为目标,既要注重知识产权有效运用,也要注重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三是要以充分激励科技创新为目标,注重知识产权满意度等指标,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促进知识产权创造。

  “要发展基于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知识产权经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如针对知识产权产品、企业和产业的统计调查制度,制定和完善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研发布局政策、审查政策、费用政策、科技创新管理政策和财税优惠政策等。”宋河发表示,希望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再扩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孙迪)



(编辑:侯岭)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