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周视点 > 详情

中国海洋绘就科技兴海五年蓝图

发布时间:2016/12/16 10:04:53 来源:科技日报

  到2020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55%,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速达到20%,海洋高端装备自给率达到50%。


  12月13日召开的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家海洋局、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也被认为是全国科技兴海未来五年的规划图。


  2015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超64000亿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9.6%,另一方面,我国海洋维权和海洋安全形势复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日益繁重。正因如此,在海洋领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会上讲话中强调,要把海洋科技创新摆在国家科技创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从海洋经济、海洋安全、海洋生态文明三个维度推进海洋领域科技创新。


  “我们将《规划》定位为支撑海洋重大战略实施,指导未来5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波在做《规划》说明时强调,《规划》重点定位在成果转化,更加注重中后端。科技部近日还将出台《海洋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重点定位在源头创新,更加关注前端,两者进行了充分衔接和链式布局,可以较好地支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任务实施。


  瞄准核心技术推动原始创新


  2014年,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淡化所)成功中标古雷港经济开发区10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国家示范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耗、能耗设计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单机规模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


  在13日的会议经验交流环节,淡化所所长李琳梅介绍说,淡化所通过科技兴海等重点项目,对海水利用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先进材料等开展持续攻关,突破多项技术瓶颈。


  “近年来,海洋科技成果丰硕,亮点很多,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都上了一个台阶。”但雷波同时表示,从全球范围看,主要海洋国家或地区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促进海洋科技与经济活动的深度融合,争取在海洋领域获取更大的利益,更加强调蓝色经济绿色发展。从国内发展实际看,海洋科技引领支撑作用仍有待加强。《规划》将瞄准海洋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公益服务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等薄弱环节,实现突破。


  “要加快海洋科技创新系列规划的落实,全面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徐南平指出,要按照“做实近海,聚焦深海,拓展远海”的总体发展思路,更加重视和推动海洋领域原始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要着眼于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与权益、开发深海资源、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重大战略需求,从海洋科学认知、深海探测技术、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深水能源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极地科学研究等方面入手,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技术和重大海洋装备,全面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的实施,争取在“深水、绿色、安全”的高技术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将超55%


  谈及《规划》,浙江舟山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负责人陈焱特别注意到了其中的数据。


  “《规划》总体目标中提到,到2020年新建10个以上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陈焱说,下一步舟山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将按照《规划》提出的原则和目标,完善转化、孵化、生产、交易、培训、服务等功能,继续做大做强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高端装备、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沿海地区掀起了科技兴海热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尚未形成科技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关键技术自给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


  《规划》一大亮点,是提出了科技兴海工作五类具体目标。其中包含5项定量指标,即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55%,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速达到20%,海洋高端装备自给率达到50%,新建10个以上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示范基地。


  针对海洋战略需求,《规划》设置了五方面的重点任务:加快高新技术转化,打造海洋产业发展新引擎,提升我国海洋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应用,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新动力,有力支撑“智慧海洋”等重大工程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实施;构建协同发展模式,形成海洋科技服务新能力,推动海洋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开拓开放共享发展新局面,推动我国海洋产业链全球网络布局和创新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从组织领导、政策环境、支持方式等方面加强对科技兴海的保障。


  更注重引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要进一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徐南平在会上提出,要坚持需求导向,面向国家海洋重大需求实施重大项目,加强科研与需求的对接;要加强协同、形成合力,围绕供需链、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统筹各种科技资源在海洋领域的配置。


  雷波认为,《规划》的一大突出特点,是更加注重海洋高新技术转化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带动作用。


  除了引领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规划》强化了要通过高新技术带动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及盐化工等海洋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以及要加快培育发展海洋新材料、海洋信息等新业态。


  此外,《规划》更加注重公益技术转化应用对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支撑作用,强化公益技术对海洋重点工程和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的支撑;更加注重科技兴海服务能力提升,增强创新成果源头供给,引导企业成为海洋技术创新主体,引导沿海地方开展创新示范,为海洋领域开展双创提供公共服务支撑;更加注重科技兴海开放共享发展。


  “我们希望以全球视野布局海洋科技成果转移与分享,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参与国际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雷波说。(陈瑜)  

(编辑:汪诚)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