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周视点 > 详情

企业多,专利却不多——重装之都的“专利之困”

发布时间:2016/3/28 8:45:02 来源:四川日报

  与德阳“5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产业体量相比,这样的专利数量显然并不乐观。


  为何企业数量多,专利申请量却不多?重装之都,如何突围“专利之困”?


  为何申请少?企业担心“保护难”


  说起申请专利,德阳思远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一脸无奈:“一些技术、产品不申请专利还好,一申请反而被剽窃得更快。”


  其实,思远重工就是靠专利技术起家:公司成立于2003年左右,当时的“明星”产品是自有核心关键技术的焦炭塔锥形封头过渡段。当时,该产品领先国内同行,公司拥有近90%的市场份额。但因为申请专利,产品架构设计等材料逐渐被公开,结果产品被“山寨”,进而陷入价格战,公司不得不在3年前开始退出这项业务。


  分析原因,杨明认为,装备制造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技术水平差别不大,没有太多“高精尖”,但架构设计、应用实践等往往是难点所在。申请专利,反而为“山寨”提供了便利。而专利维权“费时耗力”,也让不少企业选择放弃。“现在我们已经不愿意申请专利了。”


  此外,投入大、应用推广难,也是关键。杨明说,在这个行业,研发投入动辄上千万元,“很多时候,创新还没搞好,企业就撑不住了。”而新产品要推向市场应用,还要经历漫长的论证、审批等程序,即便是程序走完,还要考虑与现有的施工规范是否匹配。


  为何变积极?想“走出去”阻碍多


  不过,作为发电装备龙头企业,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近5年倒是“越来越重视专利”了。


  该公司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徐兰坤告诉记者,近几年,企业每年专利申请量都有几十到百余件不等。这在装备制造行业中已是“前进了一大步”——5年前,企业每年专利申请数只有十几件甚至几件。


  转变从何而来?“打个比喻,以前专利可能只是花瓶,现在却是必备品。”徐兰坤坦言,以往装备制造行情好的时候,企业光生产都来不及,根本不在乎专利研发。近几年,国内产能逐渐饱和,企业开始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结果由于缺少专利,产品出口遭遇过不少知识产权纠纷。


  事实上,专利申请“变积极”,也为企业带来了“利好”:去年,东方电机中标白鹤滩1000兆瓦水电机组的自主研制及生产,标书上罗列的30余项专利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东方电机正着力攻关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徐兰坤表示,这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水电技术,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在国外厂家手里。加快该领域自主创新,将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未来可期待:专利扶持将全面提速


  装备制造业专利“软肋”如何补强?德阳市各级政府也在探索。“去年,我们专利申请总量达708件,同比增长了50.64%,全市第一。”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韡华说,这是因为,去年他们打破“专利资助只限于规模以上企业并需明确授权”的旧规,明确针对所有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对申请中、授权后都提供资助。


  更多的探索,体现在专利金融领域。德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朱红告诉记者,2015年,德阳开始探索专利质押融资、专利保险、专利运营等工作,目前已设立了600万元的专利质押融资及保险基金,相关细则正在研究,希望激励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专利抵押贷款等业务。


  此外,德阳出资2000万元参加的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年初也已注册成立。该基金由省级财政及成都、德阳、绵阳3市财政,连同省内相关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成立。基金总规模7亿元,主要采取直接投资的股权投资方式,将重点投向成德绵地区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重大涉外纠纷应对和防御性收购、涉及专利的国际标准制定、产业核心技术专利实施转化和产业化等。(朱雪黎)
 

(编辑:汪诚)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