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周视点 > 详情

《舌尖上的中国》海外版权热销 带动央视纪录片火爆

发布时间:2012/6/7 12:00:00 来源:时代商报

《舌尖上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发端,也许是某种结果。2006年《大国崛起》和《再说长江》都曾引起过不小的讨论。2011年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央视的几部作品《故宫100》、《颐和园》、《圆明园》都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央视制造”并不一定是主旋律说教的代名词,也可以有优质的内容。

 

口碑可以带来收益。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表示,从2005年的《故宫》开始,央视的纪录片就在赚钱,主要是在海外市场,《大国崛起》、《再说长江》这些纪录片至今仍在国际上售卖。刘文判断:“我相信,不出三年,央视在海外市场上,主角肯定是纪录片。电视剧毕竟有文化差异的问题,出了亚洲,叙述方式、剪辑、题材在国际市场上就不受欢迎了,反而是中国现实类的纪录片更受关注。”

 

今年416日,央视一套开始在22 30这个时间段播出《魅力纪录》栏目,不再播出电视剧,前一个月放的都是BBC纪录片:《生命》、《人类星球》、《虎—丛林中窥探》。《舌尖上的中国》是《魅力纪录》的第一部央视原创纪录片作品,也是目前为止反响最大的作品。这部纪录片同样也有国际关注。在今年4月戛纳电视节,《舌尖上的中国》尚未完全制作完成,纪录频道只带了一个片花参展,戛纳电视节主席保罗·齐尔克就表示了对这部纪录片的兴趣,片商也络绎不绝,总编导陈晓卿说当时的情况是:“从早到晚都是人,我英语不好只好老出去抽烟。”

 

受海外市场欢迎,也符合央视纪录片原本的定位。在《魅力纪录》开播时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在新浪直播间接受采访时说:“纪录片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的载体,因为纪录片形式是国际通用的交流语言,如果在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时段像我们预期那样有一定的功效发挥出来,我们相信肯定对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会是很重要的助力。”

 

原本央视的纪录片就被赋予“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希望。《舌尖上的中国》收到的批评意见里,有“译制腔”、“废话多”这两条,例如第七集曾经出现这样的解说词:“北京,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有2000多万人口在此生息;800年间,她成为数个王朝的都城。今天,这里是繁华的国际化都市。”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这是译制腔十足的“废话”,但是如果联想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个期望,解说词的立场和随之产生的口吻就不难理解。

 

总编导陈晓卿的下一部作品是今年夏天会播出的《超级工程》,主要内容是盘点中国的大工程,“展现中国人智慧”,主题相对于过去的历史、文化或者美食都更加“主旋律”,不知是否能继续此前的良好成绩和口碑?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