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报道 > 详情

北京科技创新合作走出“国际范”

发布时间:2014/4/17 9:42:09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国际交往中心成为核心功能之一,明确了北京与世界各国开展合作的基础和未来担当,科技创新中心的提出,不仅与此前的“科技北京”一脉相承,更是对“科技北京”内涵的强化与丰富。

 

  定位,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

 

  中国创新看北京。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思路,北京市科委深入挖掘首都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力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蓬勃发展,融政合作服务平台频频发力,国际科技产业浮出水面,走出了科技创新的“国际范儿”。

 

  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创新资源引进来,科技成果走出去

 

  德国制药企业默克雪兰诺投入巨资,购买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癌新药BeiGene—290在中国以外市场的开发权;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培育的二系杂交小麦技术输往巴基斯坦。

 

  “政府造船、企业出海”。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北京市科技成果走出国门、服务全球,离不开北京市科委推动搭建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近年来,北京市科委把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作为全市国际科技合作工作重头合作主体、重点服务对象和重要工作体系,全力予以推进,取得了累累硕果。

 

  据市科委国际合作处处长陈宁介绍,2011年至今,北京市科委已先后认定了三批共324家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单位与43个国家和地区的582家机构开展合作,建立起遍布全球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为首都发展需求提供了全面的国际创新资源支持。据统计,2013年基地单位共投入国际合作相关经费31.7亿元,有效对接高端国际创新资源;同期投入研发总经费达164.4亿元,已成为北京市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北京拥有全国领先的人才资源,累计904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占全国的27%;514人入选北京市“海聚工程”;“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累计支持90名高端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北京科技新星计划”实施20年来累计支持1820名青年科技骨干。其中,基地单位共引进“千人计划”专家259人,“海聚工程”专家197人,青年千人专家44人,成为首都科技创新重要的一极。

 

  根据全市整体产业布局,北京市科委引导、支持北京市重点产业园区创新合作模式,引进国际创新资源,支撑产业聚集化发展。拿生物医药产业来说,支持亦庄生物医药园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美国旧金山昭衍创新科技园及麻省医学院生物创新园开展合作,联合建设生物医药共性技术平台,吸引国际项目落户到园区进行转化和产业化,形成了“哑铃型”国际园区;引进Novo Nordisk、Syngenta等10家国际龙头企业落户昌平生命科学园,推动产业链关联企业聚集,培育了博奥生物等20多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

 

  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科技合作基地单位逐渐形成自主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技术和产品“走出去”——

 

  建筑与材料检验认证技术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依托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参与国际学术(行业)标准制定起步,发展为引领主导国际标准制定,主导制定了7项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检验认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13个国际一流实验室实现资质互认;

 

  光伏发电核心装备研发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依托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自有的光伏发电产品和系统的关键制造技术,与古巴政府达成协议,拟定100兆瓦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将于2014年完成一期建设……

 

  搭建融政合作服务平台,注入金融推动力,加快企业国际化创新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那么金融就是‘第一推动力’,只有二力合一,才能形成最终的‘竞争力’。”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表示,“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支持北京科技金融为企业国际化创新提供推动力,是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的根本要求。”

 

  然而,“二力合一”却面临尴尬:科技型中小企业轻资产、高风险、高投入的共同特征,令追求低风险、固定收益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望而却步。

 

  为此,北京市科委大胆探索,推出三大举措,与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搭建融政合作平台,合力打造企业国际化创新的金融软环境。

 

  一是共同支持,共担风险。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业内专家对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前景给予评估,并择优扶持;金融机构则放大扶持资金力度,提供信用免担保贷款,共同支持企业的国际化创新。为防范风险,科技主管部门推出风险补偿、贷款奖励等政策组合拳,解除了后者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后顾之忧。北京市科委积极拓展“银投联贷”等模式,由政府出资作为引导基金与金融机构共同成立专项基金,用于对扶持企业的投资持股;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再为企业授予部分信贷资金支持,形成金融机构与政府共同以债券加股权的形式扶持企业,共担风险。

 

  二是共享信息,拓展服务。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北京市科委与银行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联手拓展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服务领域。与中国银行[0.38% 资金 研报]北京分行合作,通过提供视频服务、前期对接以及咨询等,为14家法国企业在华寻找技术合作伙伴,并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跨境金融服务。既扩展了国际合作渠道,又挖掘了有活力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三是共同引导,支持示范。对于具有示范效应、符合北京市战略新兴产业定位的国际合作项目,北京市科委与金融机构共同引导,提供政策倾向型支持。2013年,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共同签署了《开发性金融支持北京企业国际化创新的合作协议》,5年授信500亿元,专门用于支持北京国际化创新合作,解决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和产业化所需的资金问题。

 

  “面线点”结合,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助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北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综合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土地资源、环境资源日益紧张和人力成本、产业成本持续走高的情势下,应该选择怎样的新型支柱产业?

 

  北京市科委审时度势,紧密围绕北京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新定位,利用北京拥有的独特国际资源和科技优势,结合国外有关国家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一个新型产业概念——国际科技创新产业。

 

  所谓国际科技创新产业,是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基础,以实现科技自身的商品属性和国际属性为核心,以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为手段,源源不断地产出世界领先科技成果,实现科技自身以及相关成果乃至载体以商品化形态走向国内外市场,带来大量的、直接的经济收益。

 

  为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北京市科委拟定了“以‘面(平台)、线(支持链条)、点(落地亮点)’相结合”的工作思路。

 

  以会议、网络和中心的形式为“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搭建平台。

 

  定期在京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国际创新论坛、外交官科技通报会等,以会议为载体,将北京建设成为全球高端技术的集散地。

 

  整合海外技术转移机构和国内技术中介机构,建设“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利用北京的外交资源,推动“驻外科技外交官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和“外国驻华科技参赞交流网络”建设;建立和推广“国际企业在线技术对接系统”。通过虚拟网络和物理网络,使北京成为国际最新技术的交流和合作中心。

 

  此外,建设与不同国家政府间的跨国技术转移官方机制和针对相关领域的跨国技术转移专业机制。如中意技术转移中心,通过官方机制和专业机制,有目的、精确地输入和输出针对性的领先技术。

 

  形成政府对“国际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项目—人才—基地”支持主线。

 

  对“面”上工作中形成的国际科技合作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通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再创新项目进行支持。

 

  整合政府部门资源,对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国际间科技人员交流、国际化人才团队培养进行支持。

 

  推动形成北京市的机构与外国企业、高校院所机构主体间的合作,对合作条件好、合作模式新、合作成效大的机构,择优认定“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并整合银行、券商、风投等方面的社会资源,以金融服务、拨贷联动、拨投联动、企业上市、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支持基地 “走出去”和“引进来”。

 

  以园区、机构、技术,抓住一批“国际科技创新产业”落地亮点。

 

  建设一批国际创新示范园:集中展示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在对北京科技发展起到示范作用的同时实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建设一批国际产业孵化园:瞄准国际上出现的新型产业,全面引进国际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技术和企业进行集成孵化;建设一批国际科技产业园:对于来自国际上的产业化条件较成熟的技术和企业集群,推动这些企业在相关国际科技产业园内实现集群式发展。

 

  建立一批中外联合研究院室:推动国外高水平大学院所与北京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推动诺奖得主与北京大学院所合作在京建立面向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的联合研究院;帮助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中心;以及推动北京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

 

  最终,以“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中所列各领域、各方面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为目标,瞄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推动相关技术在北京落地转化和产业化,为产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依据首都新定位谋划发展,运用国际视野谋划创新,推动形成科技创新合作与跨国技术转移,实现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有机融合——首都北京的科技事业,正向着新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记者 赵永新)

 


(编辑:白逸群 实习编辑:曹晨)

首页|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